科研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数学与统计学院第21、22期“九章学术讲堂”成功举办
浏览量:

       2024年12月21日,数学与统计学院第21、22期“九章学术讲堂”成功举办。第21期讲堂邀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刘歆研究员作题为“材料模拟软件中的优化问题”的学术报告,第22期讲堂邀请电子科技大学徐立伟教作题为“Deep learning solvers for a couple of fluid dynamic equation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友谊校区毅字楼218举行。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聂玉峰教授、教育实验学院副院长蔡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晏文璟教授和高静副教授、西安科技大学许晓阳教授以及我校3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聂玉峰主持。

      刘歆从材料计算模拟的意义出发,介绍了材料模拟软件的国际和国内发展现状,其中包含的数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共性不足和发展机遇,详细讲述了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和第一性原理晶体结构弛豫,同时还展望了未来发展研究方向。

      徐立伟介绍了两种求解流体动力学方程的混合方法,它们结合了神经网络方法和传统方法。首先,将渐近保持和正保持技术应用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该网络在高维和多尺度特性方面具有优势。第二种是使用神经网络学习一类新的离散化方案,该方案在平滑问题中具有很高的精度,并在不连续性附近基本保持无振荡,同时还给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在报告会的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戴-袁优化算法、凸和非凸优化算法等相关问题与刘歆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围绕混合格式的构造、参数影响、神经网络算法稳定性等相关问题向徐立伟提问交流,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报告人简介:

      刘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冯康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并于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流形优化、分布式优化及其在材料计算、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应用。分别于2016年与202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2024年获得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萧树铁应用数学奖。现担任MPC, JCM, JIMO, APJOR等国内外期刊编委,《中国科学·数学》(中英文)青年编委,《计算数学》副主编;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分会常务理事。

      徐立伟,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2009年于美国特拉华大学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2年在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担任NSF RTG博士后,2012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职重庆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波动方程、流体力学方程边界元方法与有限元方法,(共同)指导出站全职博士后5名、毕业博士生15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现担任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文:荆菲菲,赵倩/图:荆菲菲/审核:都琳